梅子

        [简介]梅子,别名青梅、酸梅、乌梅,为蔷薇科杏属植物的果实。其果实近球形,直径2~3厘米,黄色或绿白色,果肉与核粘贴;核椭圆形,顶端圆形而有小突尖头,基部渐狭成楔形,两侧微扁,腹棱稍钝,腹面和背棱上均有明显纵沟,表面具蜂窝状孔穴。梅子药食兼用历史悠久,具有敛肺生津、涩肠安蛔、止咳止泻、生津止渴之效。

        [成分与药用]梅子营养丰富,含有较多的柠檬酸和多种有机酸、维生素、黄酮和碱性矿物质等人体所必需的物质。其中苏氨酸等8种氨基酸和黄酮有利于人体蛋白质构成与代谢功能的正常进行,可预防心血管等疾病。果实鲜食者少,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咸梅干、话梅、糖青梅、清口梅、梅汁、梅酱、梅干、绿梅丝、梅醋、梅酒等。在医药上咸梅有解热、防风寒;乌梅干有治肺热久咳、虚热口渴、慢性腹泻、痢疾、胆道蛔虫、胆囊炎等多种功效。

        [性味]味甘,性平。

        [功效与主治]敛肺止咳,涩肠止泻,除烦静心,生津止渴,杀虫安蛔,止痛止血。用于久咳肺虚,肺气不敛,虚热烦渴,久疟久泻,尿血,血崩,大肠不固,蛔厥腹痛,呕吐等。

        [用法]煎汤,浸酒,或入丸、散。

        [验方应用]

        1.乌梅麦冬汤:乌梅30克、麦门冬15克,加水煎汤,徐徐服用。

        2.青梅酒:青梅250克,以白酒适量浸泡,每次服用1杯。有和胃止呕、止泻之功,用于肠胃不和、呕吐腹泻。

        3.梅子渍白糖:每日吃1~2枚白糖梅子,既可生津解渴,又可预防肠道传染病。

        [食用注意]不宜多食,多食易损齿、伤脾胃。

        [由来与传说]东汉末年,魏兵南下,行军途中天气太热,无处找水,人人口干舌燥,渴不堪言。曹操立即对众将士说,前边不远有梅林,将士们听后想起梅的酸味,口水禁不住淌了出来。这就是“望梅止渴”成语的由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