猴面包

  【简介】猴面包树,又名波巴布树、孙木或酸树,为木棉科猴面包树属大型落叶乔木,猴面包为猴面包树的果实。猴面包树冠巨大,高达20余米,树形壮观,树干内部组织中可贮狒狒十分喜爱的食物,故而得名“猴面包”。

  【成分与药用】猴面包成熟果实含有蛋白质、脂肪、糖类、纤维素、灰分等,其果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,种子含油量高达15%,榨出的油为淡黄色,是上等食用油。植物化学调查显示,猴面包还含有黄酮、植物甾醇、氨基酸、脂肪酸、维生素和矿物质。猴面包树的果实、叶子以及树皮均可以入药。

  【性味】味甘,性凉。

  【功效与主治】养胃利胆,清热消肿,抗菌,抗疟疾,止血止泻,镇静安神。用于疟疾,肾病,发热,气喘,腹泻,毒虫咬伤,炎症,贫血,哮喘等。

  【用法】猴面包的果肉富含糖类,可烤食、煮粥、酿酒,制作饮料;种子可提炼食用油,作调味剂或直接食用;嫩叶可作为蔬菜制成凉拌菜、调味剂等。

  【由来与传说】关于猴面包树,在非洲有两种说法。一种说法是,其是非洲土著人的称谓,意为“瓶状树”;另一种说法认为,其是从一个阿拉伯语词汇演变而来的。很早以前,此种树的荚果被贩运到埃及,当地人不知为何物。但是,他们发现,荚果多籽,就以“布希波布”这个词名之,意为“多籽的水果”。后来“布希波布”演化成“包波布”。这种多籽的水果状似大面包,猴子和狒狒最爱吃,因此,其便有了一个最广为人知的名字,叫“猴面包树”。